“前两年我侄子结婚,摆了三十多桌,花了四万多!很多菜没动几筷子就倒掉了,看着真心疼。今年,邻居家娶媳妇,照着镇里新规矩来,就请了六桌,既热闹又温馨,才花了六七千块,真是省钱又省心!”谈起身边的变化,天长市永丰镇二墩村的王大妈赞不绝口。
王大妈口中的“新规矩”,是永丰镇近年来大力推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“微文明”行动网格化品牌。它依托各村(社区)的网格体系,将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。二墩村正是这一行动的积极实践者,他们瞄准婚丧嫁娶中的大操大办、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,推出了一系列接地气的新举措。
推动新风,制度先行。二墩村将“喜事俭办、丧事简办、厚养薄葬”等新理念明确写入了修订后的村规民约,让治理有章可循。
光有条文还不够,关键要看谁带头。二墩村要求党员干部走在前面,自家办事主动报备,严格遵守新规,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群众树立看得见的标杆。
“微文明”行动的核心在网格,力量也在网格。二墩村18个网格员发挥“人熟、地熟、情况熟”的优势,化身文明志愿者。谁家有红白喜事,他们总是第一时间上门,既热心帮忙张罗,又耐心讲解简办流程,让大事小情办得既有礼有节,又省心省钱。
网格员最拿手的就是用“身边事”焐热“身边人”。去年,村里有户嫁女,因索要20多万元彩礼闹得两家不快。网格员与村干部多次上门,不厌其烦地讲情理、摆案例,促成双方和解,婚礼也办得简单温馨。这样的真实故事,渐渐让村民意识到:儿女的幸福,不靠彩礼撑场面,量力而行,才最实在。
文明新风想吹得久,先得把“大主题”拆成“家常话”。二墩村搭起“家风故事会”“村头夜话”等“微文明”阵地,腊月三十听老党员讲家史,正月十五带娃娃诵家训,三言两语把“勤俭持家、诚信待人”聊成茶余饭后的“咸味瓜子”,越嗑越香。
村民张大爷想给老伴办60岁寿宴,原计划摆18桌。听完一场“家风分享会”,他想起爷爷那句“宁省一斗米,不铺一张席”的家训,又瞅见邻居简办寿宴照样其乐融融,最终改成全家团聚吃顿饭、拍个全家福,省下的钱给孙子买了读书卡。
据了解,今年以来,二墩村已累计简办红白事23场,为村民节约开支30多万元。随礼轻了、笑声多了,钱包鼓了、心窝暖了,文明新风就这样从账本写进了笑脸。
“接下来,我们要在‘微文明’行动的基础上,继续加大宣传,并探索建立文明积分机制,引导更多村民从‘被动听’变为‘主动做’,争当文明新风的践行者和传播者。”永丰镇二墩村党总支书记邵士海信心满满地说。(李庆华)